北京时间2025年10月29日,IGS BAR委员会 (Bias and Ambiguity Resolution Committee) 召开线上启动会议。BAR委员会整合了原“Bias & Calibration”工作组和 “PPP-AR”工作组,其核心目标是协调现有GNSS及未来LEO卫星偏差产品的研究、标准化、验证与推广工作。启动会议由耿江辉研究员主持。

课题组温强博士做了《PPP-AR工作组 2024/2025年度进展汇报》报告,回顾了PPP-AR工作组 (PPP-AR Pilot Project) 过去一年关于轨道/钟差/偏差产品的工作。今年,Final综合产品新增北斗三号轨道/钟差/偏差产品,这得益于HUS分析中心发布的北斗系统最终产品。IGS其他分析中心的PPP-AR产品也有所更新,包括加拿大自然资源部(EMR)发布了包含GPS伪距/相位偏差的Final产品,武汉大学(WHU)的MGEX Final PPP-AR产品中增加了QZSS卫星,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MGEX Rapid产品和法国空间中心MGEX final产品增加了对北斗三号新卫星(C47-C50)的支持。
此外,在会议上,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Lotfi Massarweh介绍了新成立的BAR委员会的背景、核心目标、工作任务及章程。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的Peter Steigenberger分享了其关于GPS柔性功率对DCB估计连续性影响的研究成果。国际计量局的郭将博士分享了其基于连续精密产品开展时间传递的研究。
会议最后讨论环节,围绕IGS-BAR委员会未来核心工作方向、技术难点及用户需求展开,包括GNSS弹性功率、日界偏差对的处理方法、相位偏差质量、BAR的官网建设等内容。
全球六十多位GNSS精密的定位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研究人员参加了启动会议。通过此次会议,大家对BAR委员会的工作方向、PPP-AR技术进展及偏差产品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为后续GNSS高精度服务升级、支撑低轨系统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版权所有: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pride课题组 当前访问量:219655 技术支持:武汉楚玖科技有限公司